雅江集团的诞生,直接剑指一项人类水利史上的巅峰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堪称“超级工程”,其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的规模),总投资约1.2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入,这是后基建时代少有的大手笔,彰显了我国对这项工程的重视程度。
据新华社报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推进低碳发展的绿色工程。工程利用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带动周边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举措。
雅下水电工程不仅将直接支撑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年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更将改变中国能源结构:投产后,中国水电装机占比将从当前的16%提升至2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突破35%。水电正式从“补充能源”跃升为“主力电源”,倒逼传统煤电产能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到是,这座超级水电站的电流还未输出,经济效应也已在高原激荡:
就业引擎:工程建设将直接带动西藏当地工程建造、物流运输、商贸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将直接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以三峡工程为例,其带动就业岗位达20万个,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规模为三峡工程的3倍);
财政输血:据测算,电站运营后预计每年为西藏贡献财政收入超200亿元,提升西藏地区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当地GDP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
基建革命:配套的高等级公路、电网将终结墨脱等地的交通闭塞,林芝至墨脱公路将从“生死线”蜕变为“经济走廊”。
未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本身还将成为旅游新地标,复制“三峡大坝”模式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长远来看,雅下水电工程也将激活亚洲能源合作。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可向印度、孟加拉国出口绿电,推动构建“亚洲能源共同体”。其带动的碳汇交易潜力,更将开辟绿色金融新空间。
作为中国基建能力与战略雄心的时代宣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超越了单纯的水电设施范畴,已经成为集成能源革命、边疆开发、生态平衡与地缘博弈的国家级系统工程。
当电流穿越青藏高原点亮东部城市,当西藏财政因清洁能源实现质的飞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证明:中国人不仅善于改造自然,更善于在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国家与区域的多元平衡中,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它的建成,将是中国对世界水电史乃至人类工程文明的里程碑贡献,更是中国平衡生态保护、边疆开发与地缘博弈的多维答案。
以下附99家央企全名录:
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7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10 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1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14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7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18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19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20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22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 23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7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28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9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3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31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32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3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5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36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7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38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39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40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1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2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3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4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5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46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7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48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49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50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1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52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53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5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55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56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7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8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59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60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61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2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63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64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65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66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67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68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9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70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7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72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73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74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75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76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7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78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79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80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81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82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8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84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85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86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87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 88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89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0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1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2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93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94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95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96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97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98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99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